服務熱線:18633455107
0311-83955907
2018難熬的瓷磚生意應該怎么做?308
2018難熬的瓷磚生意應該怎么做? 天氣很熱,市場很冷。到了7、8月傳統淡季,各地停產已成常態,瓷磚堆到倉庫外,連佛山陶瓷圈也沉寂起來。下半年會不會好?最近走訪了一圈終端市場,就談談真實感受吧。 一二線城市的剛需都落到了精裝房上。哪怕是佛山,自今年4月開始,低于130㎡的新房基本都是精裝——大品牌、實力大廠工程訂單大增,零售份額大幅被擠占。除精裝以外,整裝也狠狠攔截了零售客流。哪怕到了西部,一些人口超過100萬的四線城市,也出現商家一月難等一個自然客戶進店的局面。 但另一方面,深感日子難過的陶瓷廠家們還在加強渠道下沉,這就導致體量不大的市場里品牌過多。100萬人口的城市竟有超過200家經銷商。你說怎么做? 孤立無援的經銷商將自生自滅 有些經銷商變成了“孤島”。雖說“渠道下沉”,但廠家團隊人力有限,通常一個大區(一省或多省)一個經理。大區經理對省級代理重點關注,而對分散在“偏遠”地區、銷量一般的代理商,除了壓任務,明顯關心不夠。這類代理商有點像被忽視的孤兒,孤軍作戰,只能自力更生。時間一長受不了,要么退出,要么只能換品牌。 在西南一個地級市,我們拜訪了一位經銷商。他說,業務人員半年來一次,過來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分銷商打款進貨,對于他們的經營困難一向置之不理,當然也沒有任何幫扶。最后這位代理商不得已換了一個新品牌,但是新品牌也好不到哪里去,這位經銷商實力大大被削弱,也就慢慢淡出了當地瓷磚市場。 這是一個被廠家“遺棄”的四線城市代理商群體,它們正在走在萎縮的路上。 與此相反,氣勢正盛的是那些被廠家精準幫扶的代理商。以貴州為例,金尊玉大理石瓷磚廠家在6-7月集中對貴州25個服務商進行全面幫扶,廠家派遣了60多個分銷經理,定點對每一個服務商進行駐點幫扶,幫助他們建立渠道,結果銷量同期翻翻,在當地形成較大影響力,分銷商信心大增,干勁十足。 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:在當前的困難形勢下,體量不大的經銷商要生存和發展,單靠自己的力量難有突破。廠商一體共進退不能只是空話,廠家如果決心要干,那得投入人力物力,而能夠得到廠家大力支持的經銷商,市場存活率也將更高。 得過且過的經銷商將是溫水煮青蛙 事實上,現在很多四線城市的的商家感到很迷茫,除了自然客戶減少的直觀感受外,最深的體會就是現在賣磚的人 太多,傳統方式玩不轉。 貴州興義市,地處黔、滇、桂交界處,有三省通衢之稱,2016年興義人口87萬。這樣的一個四線城市,就聚集了超過200家陶瓷經營者。有一個瓷磚商說,他到當地已經3年,而這三年大概只接待了3個自然客戶,其他的都是一些熟人轉介紹。他說,除了人工和門店租金、水電等開支,勉強算不虧本。房租最近又漲了10%,旁邊好幾個同行已經準備搬走。生意實在做不下去,就回福建老家。 熟人是有限的,因此,在看到轉介紹單子獲客成本較低的同時,從長遠來看,嚴重一點來說是溫水煮青蛙的模式。 不等死,便擴張。東鵬瓷磚重慶大足區代理商是個陶二代。因為自己代理的東鵬大足區地方不大,因此他考慮下沉至鄉鎮市場。目前這位90后生意做得風風火火,除了東鵬以外,他在大足西南城還有一個超過700方的薩米特旗艦店。 要知道,大足區屬重慶市,人口不足50萬,瓷磚商也超過200家。 經銷商花費巨額成本代理了高端品牌,整體市場需求卻沒有給他們太多機會。在貴州興義市,簡一瓷磚在大商匯裝修的店面就達到上千,房租40多元一平米,開支很大,銷量也不足,打出110平米20100元的套餐,也少有人問津。 批發商正上演最后狂歡? 棚戶區改造,舊城遷新城、新農村建設催生四線城市一片廣闊的瓷磚批發市場,很多二三線城市批發商順“市”而為,一時間四線市場“前倉后店”遍地開花。 批發商之間價格戰很激烈,有時候一毛錢都可以決定單子的歸屬。林聯建材老板表示:“做批發生意只有做大規模才能降低成本。現在這個行業競爭大,很多同行都在做大規模,自己也只有迎難而上。但是個人覺得未來幾年我們這個批發行業只會留下幾家,到時候大部分會被淘汰?!?/span> 瓷磚批發商屬于流通商,需要設倉儲,壓庫存,為了降低采購成本也要大批量進貨。所以一旦瓷磚市場出現大的變故,就會留下一堆死貨,出現資金鏈斷裂,繼而被市場淘汰。有資深人士分析,四線城市4-5年將會淘汰90%的批發商。 到了那個時候,就是剩者為王。 |